约有 66 项符合查询结果, 以下是第 4 - 7项。
费时 < 1 秒。
花了点时间,总算有了点结果,http://user.qzone.qq.com/31731705/blog/1304480303
第一条指令被替换成了int 3。但看到的是替换后的结果,怎么样才能跟踪到替换的过程呢?
由这个问题还引出了另一个问题,一个Exe的import table是在加载DLL的时候修改的,那怎么能跟踪这个过程呢。我发现在初始断点的时候我需要跟踪的dll已经被load了,import table里已经填充了正确的值。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wrong
on 2011-05-04
第2个问题,正在看UEF的代码,确实是有些特殊处理。
第1个问题奇怪的地方是,代码只有一份,_CRT_DEBUGGER_HOOK检测当前的调试器并且VS下trigger 异常的话,这些代码应该可以被观察到的,但事实上使用windbg看不到这些代码。难道是VS加载程序的时候修改了PE文件?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wrong
on 2011-05-04
帮助文件里有。
This alias is replaced by the name of the local variable.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wrong
on 2011-05-02
看了第22章节,现在的VS中使用security cookie技术来阻止buffer overrun,总是觉得CRT的代码比较奇怪,难以理解,如下:
1. DebuggerWasPresent = IsDebuggerPresent();
2. _CRT_DEBUGGER_HOOK(_CRT_DEBUGGER_GSFAILURE);
3.
4. SetUnhandledExceptionFilter(NULL);
5. UnhandledExceptionFilter((EXCEPTION_POINTERS *)&GS_ExceptionPointers);
6. if (!DebuggerWasPresent)
7. {
8. ...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wrong
on 2011-04-28
总算明白了。内核模式下实际上还是有一份相当于全局的数据结构在起作用。
在用户态下,硬件断点是进程级别的,同时修改了所有线程的上下文。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wrong
on 2011-04-21
用户模式下你应该没有问题了吧。因为断点只对当前线程有效的。
关于内核模式,我是这么理解的,内核空间只有一个,不管线程怎么切换,切换的都是用户态代码,至于为什么
“切换了线程后,为什么这个修改后的drx对后面的线程还有效”,我也有点胡涂了。:)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wrong
on 2011-04-12
其实我上面解释过了,你还没有明白。
每切换一个线程都会重新加载寄存器(包括drx),正是如此,这就是线程上下文的作用啊。
内核模式下,也有线程的概念。不过调试器可以直接写DR了,不一定非要写线程上下文了。这取决于调试器的实现。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wrong
on 2011-04-11
他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调试R3,是针对线程的,而R0的程序,就没有线程了。
这2个问题本质都是一样的,因为断点最终会放在DR中去,只不过前者是OS切换线程时做的,因此只对目标线程起作用。而后者可能是调试器直接做的,所以对所有线程起作用。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wrong
on 2011-04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