约有 306 项符合查询结果, 以下是第 19 - 31项。
费时 < 1 秒。
0: kd> !object \filesystem\ntfs Object: 89ddce20 Type: (89e63e70) Driver ObjectHeader: 89ddce08 (old version) HandleCount: 0 PointerCount: 8 Directory Object: e14f1838 Name: Ntfs 0: kd> dt nt!_driver_object 89ddce20 +0x000 Type : 4 +0x002 Size : 168 +0x004 DeviceObject : 0x89b4d318 _DEVICE_OBJECT +0x008 Flags : 0x92 +0x00c DriverStart : ...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王宇
on 2009-02-17
^_^
现在工作时间好紧 有空我再整理一些经典文章!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王宇
on 2009-02-16
楼主想研发样本行为分析工具吗?Raymond 老师姓张 呵呵呵...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王宇
on 2009-02-13
文件完整吗?
Posted in WinDbg
by
王宇
on 2009-02-13
那篇文章是我用 LaTeX 整理的。之所以要整理是因为那是篇好文章,但是部分内容过时了。所以我整理的时候做了脚注更新,楼主啊,您没仔细看啊......在 Win-XP-SP1 时代是文章中的这样:0: kd> u ntdll!ZwReadFilentdll!NtReadFile:77f761e8 b8b7000000 mov eax,0xb777f761ed ba0003fe7f mov edx,0x7ffe030077f761f2 ...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王宇
on 2009-02-13
先不需要看 Intel 手册,楼主对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没有正确的概念,建议先阅读操作系统教材 —— 例如楼主可能没有分清逻辑地址、虚拟地址/线性地址、物理地址之间的关系。我简单抛块砖。1. 在实模式时代,CPU 限定了操作系统的寻址能力为 1MB。段基址左移 4位 累加 16位 偏移地址得出20位的物理地址(实模式下段寻址的上限)。在这种模式下缺乏必要的保护设计也没有高效的内存管理机制。2. 在保护模式时代,段寄存器的大小并没有变化仍然是16位,而偏移地址的“窗口”扩展到了32位。为了达到 2^32 的寻址能力,此时段寄存器(Selector 选择子)的实际作用是查表(GDT表),通过查表得出那被 Intel 为了兼容 80286 而打散的 32位 ...
Posted in Windows内核
by
王宇
on 2009-02-11
稻香村 哈哈...
可惜了 中午吃了一个饼 没去吃稻香村。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王宇
on 2009-02-09
刚吃完饭,看了一下 DUMP:
首先,栈上的参数确实是不一样,但这不是问题的所在:
b8a60aa8 8084c103 0000001a 00003452 60839101 nt!KeBugCheckEx+0x1bb8a60c64 8084c24d 88cc8d88 88cc8d88 00000000 nt!MiDeleteAddressesInWorkingSet+0x155b8a60c84 8094b539 88cc8fb0 88cf12f8 88cf1538 nt!MmCleanProcessAddressSpace+0x111b8a60d0c 8094b68d 00000003 00000000 88cc8d88 nt!PspExitThread+0x5f1b8a60d24 ...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王宇
on 2009-02-09
单从 dump 文件看隐藏的模块比较困难,除非是它的(Hook等)信息残留在栈上?
如果有调试器事情就简单了一些,或者像 MJ、Joanna 等人的代码那样暴力找 PE / pdb 串等等。
Posted in Windows内核调试
by
王宇
on 2009-02-06